首页

套路直播调教羞辱

时间:2025-05-28 10:20:10 作者: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 浏览量:47000

  中新网珠海5月27日电 (记者 邓媛雯)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投资2.6亿元建造的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正式下水。“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深远海养殖迈向“科技牧海”新纪元,将为珠海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航通船厂顺利下水。梁冠贤 摄

  据了解,“湾区伶仃”号是世界首例、中国首艘符合船级社规范设计的可自航移动养殖平台,也是国内首创的集智能养殖、节能环保、渔旅融合于一体的超级养殖平台。

  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苏庆龙介绍,“湾区伶仃”号总长155.8米,设有12个独立养殖舱,养殖水体约8万立方米,年产能可达3000至5000吨,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的产量,是当之无愧的“养殖航母”“深海粮仓”。

  同时,“湾区伶仃”号应用了独创的全球首个船型首尾与柱稳式框架钢结构船身融合构型、水体自然交换技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渔获品质。工船具备自主航行能力,能够选择最佳养殖区域并躲避台风等自然灾害。

  据介绍,“湾区伶仃号”预计今年8月在珠海万山海域投产,未来将专注于养殖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鱼等高品质海产。

  苏庆龙表示,“湾区伶仃”号自2022年11月立项以来,先后克服了作为创新型项目在立项审批、设计论证、建造审核、登记注册等各环节遇到的挑战,成功让“全球首创珠海造”从蓝图变为现实。

  下一步,珠海海洋集团将坚持高标准冲刺工船剩余舾装任务,力争工船实现8月交付运营,深入探索和践行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新路径,助力珠海“百千万工程”,为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珠海方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由“智”提“质”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赋能多行业提质增效

8月18日,女子何某某实名举报丰镇市民政局原副局长王某利用职务便利,使用非法办理死亡证明、假当兵、伪造国家公文印章等手段,为女儿及亲友在事业单位安排工作。

彭博和上海清算所联合提供人民币利率互换初始保证金试算服务

从我们要“坚持主权平等的原则”、“夯实相互尊重的基础”、“实现和平安全的愿景”,到“汇聚共筑繁荣的动力”、“秉持公道正义的理念”,“展现开放包容的胸襟”,习主席从六个方面阐释了如何弘扬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涵。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针对吉林省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

翻开2000年之后的夏季奥运账单,你或许会惊讶:除了悉尼、北京两届奥运会外,其他几届奥运会都是亏损的。就目前情况看,本届巴黎奥运会的盈利前景同样不容乐观。预算91亿欧元、收入约50亿欧元,尽管巴黎奥组委想尽办法控制成本,大到充分利用现有场馆、不建设摆渡车运输系统,小到奥运村无空调、多素餐等,把省钱细化到方方面面,但多半还是难逃亏损的结局。

习近平会见萨摩亚总理:一个多世纪前 就有很多中国人到萨摩亚工作生活 为当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有干部说,越是吃劲的岗位,事务越繁杂,也越容易被问责:“各专项工作都有相应问责措施。因为非主责事务没做好,基层骨干就会受到严厉处罚。但出台处罚措施的部门根本不关心干部本职工作情况,一棍子打死,谁还敢干事?”

最新中国医院“榜单”上海“出炉” 分等级注重专科能力提升

三口塘镇坝塘村500余亩的水稻插秧工作也在有序开展中,新式水稻插秧机、抛秧机按照作业路线快速推进。一架架无人机灵活穿梭在水田上,均匀喷洒雾滴。四驱插秧机大面积作业、手推插秧机手动补苗等机械化作业十分吸睛。为保障水稻插秧进度,农技人员也来到田间地头进行实用技术指导。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